DSC09090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A9+SEL100400GM+握把延伸器
「這台看來很無害,但其實是是披著羊皮的狼,而且又沒聲音。」這是今天來分享的運動攝影師的註解我想也是對於A9最佳的註解。
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從十一年前SONY接下Minolta開始算起到今日能切入職業攝影的領域實屬不易。
本日有幸受到台灣索尼的邀請前來參與這場盛會,並且第一手的體驗A9強悍的性能。
DSC03016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在發表會的一開始當然少不了近期alpha的業務報告,目前儘管全球的單眼相機銷量持續衰退,但是全片幅相機的銷售卻小幅上揚,其中SONY便是最大的受益者。
DSC03024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自A7二代系列問世以來Sony便坐穩全片幅相機銷售的龍頭寶座,儘管前些日子儘管受到熊本地震影響,供貨緊縮但近期供貨恢復正常之後銷量開始回升近期可望重返全幅市場的龍頭寶座。
DSC03025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隨著市場逐漸的擴增,SONY後續也推出了許多的服務例如攝影教室等,還有這幾年開始推行的Pro Support服務(台灣也是有Pro Support的市場之一,不知有沒有族友已經參加的?)
DSC03026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接著進入正題了!隨著新旗艦A9的發表,Sony的產線將更完整。
DSC03028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DSC03030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還有100-400GM的發表也讓E mout系統正式跨入超望遠的世界。
DSC03032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從Sample可以發現這支鏡頭是真的很利!
DSC03101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A9+100400GM,體積略小於A環大家熟知的小銀,重量也是略輕一點
DSC09093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1635的發表也正式宣告FE大三元全員到齊!
DSC03036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1635可以說是兼顧解像力跟輕便性的終極武器啊!
DSC03103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從Sample當中可以看出來這顆鏡頭強大的解像力
DSC03106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A9+1635GM,體積也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
DSC09078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截至目前為止,全新的GM家族已經有五支鏡頭了(再加上1635是六隻)
DSC03033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1224G則讓FE系統的視角更寬廣
DSC03038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我想這顆超廣角鏡頭自發表以來討論度也是相當的高,兼具解像力與輕便性,相信很多人一定默默去預定了吧?
DSC03108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DSC03109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A9+1224G,是真的非常輕巧!
DSC09075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在這些新鏡頭加入後原生的FE鏡系的焦距從12mm~800mm也算是全部補齊了。
DSC03039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接著A9就華麗登場啦!
DSC03059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DSC09064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溫故知新篇,A9為何如此強大?--------------------------------------------------------------------
首先是A9的成就
DSC03076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A9之所以能夠達成以上成就的原因主要是得力於電子快門、沒有反光鏡與EXMOR RS堆疊式感光元件
DSC03078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由於堆疊式感光元件後面有一層DRAM,因此在訊號進入處理器前可以透過這層DRAM進行短暫的儲存得以達成20fps高速連拍、無黑屏等成就
DSC03080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DSC03081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由於A9能夠每秒進行60次運算因此能夠保證他有強大的追焦能力
DSC03082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DSC03083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另外得力於電子快門的運用,因此A9可以做完全靜音的拍攝。
DSC03086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此外另一個好處是能夠突破機械的物理限制讓快門速度到達1/32000秒
DSC03088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當然也可以免於微震之苦,這是拍鳥幫與微距幫的一大福音啊
DSC03089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另外由於A9的電子快門刷新幅度非常快因此沒有傳統電子快門的果凍效應的問題
DSC03091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這張照篇球竿真的是直的啊!!
DSC03090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A9也是第一台有4D focus的FF無反(別懷疑,雖然A7Rii已經非常強大了但是仍然還沒有4D focus)
DSC03093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當然為了應付專業需求,電池續航力、搖桿雙插槽等規格勢必也得符合期待。
DSC03094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最令人振奮的LAN端子導入也代表著SONY真的是非常認真的要經營專業市場了!
DSC03095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為了A9的推出SONY也推了很多的配件
[
DSC03097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當然記憶卡也是要跟著相機一起升級的
DSC03098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大家最在乎的售價,稍早在粉專已經有公佈給大家了
DSC03131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這次最意外的我想是隔天馬上上市還有限量組合了!
另外!8/13前買都可以參加加價購跟送電池!!!
DSC03133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三顆鏡頭的售價也在這,上市時間未定
DSC03135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其他補充:
垂直握把VGC3-EM 10980
電池NP-FZ100 1980
充電器BC-QZ1 2480
假電池組NPA-MQZ1K 11980
握把延伸器GP=X1EM 3980
USHII記憶卡目前行情
SDHC 32G 2900
SDXC 64G 4980
128G 9900--------------------------------------------------溫故知新篇結束,接著是職人分享----------------------------------------------------------
這次請到的是拍攝過WBC跟大大小小棒球、排球與籃球賽事的職業攝影師來分享
DSC09069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看到從本壘揮棒開始衝向一壘的GIF之後真的覺得很震撼,真的是張張準焦!!
DSC03125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用100-400GM透過網子拍攝,儘管ISO已經達到12800細節依然很棒
DSC03128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靜音快門在這種場景的優勢就可以馬上發揮出來
DSC03129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1/5000的快門可以凝結球快過來的一瞬間,今天下午直撥我們也有拍了乒乓球跟球拍的照片給大家看,是真的很強!
DSC03130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大家最想看的QA時間----------------------------------------------------------------
DSC09074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Q1:專業攝影師對於抗變形快門非常要求,sony 用什麼方式來防止?
A1:20倍快速的 sensor因此可以有效畀面果凍效應的產生,最近各地攝影師在使用過後的回覆也相當的正面,表示變形確實被有效抑制。Q2:這次A9為何沒有加入slog2的功能?前幾天聽說SONY已乎打算把這個功能加回來?
A2:由於開發時的功能取捨,因此沒有加入。目前也沒聽說相關的消息Q3:想請問一下Sony的ILC在全球市佔率?
A3:無法對於市場進行評論,但已知正在逐漸上升中。Q4:A7有延伸機型S 系列 or R 系列,A9未來會有系列化的可能嗎?
A4:a9 的定位是新的旗艦機,至於現階段則無法透露未來規劃。Q5:電量消耗、發熱問題與可靠度都是專業攝影師所在乎的,請問A9的推出是否有相對應的策略?
A5:剛剛介紹時,有提到我們有新的電池來回應了耗電需求,另外針對需要長時間大電量消耗的族群我們也推出相對應的配件來回應他們的需求(假電池與握把),此外關於機身過熱的問題則是端看當時是如何設定的。A9現在在部分國家也已經陸續上市了,就目前專業攝影師的使用狀況來說他們回報耗電沒太大問題,另外發熱問題目前也沒有發現其他案例。Q6:a9 機身對焦更快速是否與新的電池有關?
A6:透過剛剛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除了電池續航力隨著新電池的推出有提升之外,防手震、bionz 也都有提升,因此整體性能都有一致的提升。Q7:4D 對焦技術過往就有,這功能會下放到 rx1 or rx100 中嗎?
A7:現階段無法回覆。Q8:國外使用者連續使用 a9 拍攝連續 29 min 就過熱的案例,過熱問題不是設計限制所致?想請問一下機身散熱有無特殊設計?
A8:工程師設計已經取得最佳平衡,國外的例子應該是拍攝時感應器太敏感所致,問題已回報東京總部,青確認並非設計的問題。短期內會有一波韌體更新,敏感度警示方面會調整。<更新>新韌體已釋出:
https://esupport.sony.com/US/p/model-home.pl?mdl=ILCE9&template_id=1®ion_id=1&tab=download#/downloadTab*Q9:SONY在廣電系統有轉接環固定的功能,A9設計時是否納入考量?雙記憶卡設計目前仍是採用SD卡,有無考慮 XQD 應付高速或連拍需求?另外體積較小散熱會比較嚴苛,有無其他外部散熱套件會推出?(國外有些自製的)
A9:無反相機希望小型化,會盡量設計得更小,一般攝影使用者需要更多需求時,有其他配件能對應(應該是指手把),另外 記憶卡是以當時最適合的規格設計 的,另外您所提及之設計時所考慮散熱問題,由於我們當初設計時是考量兼顧到攝錄的需求而非單純錄影的那一塊,因此這一塊未來設計時會考慮這些因素。Q10:從A7發表以來機械快門還維持每秒五張,對於一些有特殊需求者來說電子快門要9fps之後才有需求,然而電子快門壓抑閃燈連拍的能力,未來在研發下一代機型時是否會納入考量?
A10:感謝你寶貴的意見,未來開發會繼續努力。---------------------------------------------------------------後記,結束試用感想------------------------------------------------------------
這次由於無法插卡拍攝因此很抱歉無法提估供實拍照,但是我們SDF粉專都有現場直播體驗實況大家可以看一下稍早發布的影片,另外廣大A環族友所在乎的轉接後的性能這次現場也無法測試因此有待稍晚的測試再跟大家分享。
這是台灣索尼安排了三個場景,分別是跳箱、乒乓球跟跆拳道。基本上跳箱的部份,A9在直線前進的場景中追焦表現非常的好,可以說是張張準焦,因此拍攝鐵道以及航空題材的朋友可以放心了!
乒乓球的部分追焦表現也非常的好,另外受惠於20-fps的連拍速度因此可以輕鬆的抓拍到擊球的一瞬間(運動攝影連拍速度永遠不嫌快),儘管運動員的揮拍速度跟節奏非常快,但受惠於強大的對焦系統,拍攝球拍跟球的局部特寫也能輕鬆達成。
跆拳道的部分則是一個比較複雜有挑戰性的場景,A9在這個部分也做得非常好,儘管爾爾會有跑焦,但整體成功率至少有九成以上而且不論場上如何的前後移動跟踢打,基本上A9都咬得非常緊。
DSC09091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操作手感方面這次最有感的就是加入搖桿跟改進後的滾輪,就如同我稍早在直撥現場所述,搖桿的回饋非常的好,另外滾輪改進後觸感也好很多!快門深淺則是跟A7系列差不多所以可以放心。手感的部分由於A9大小跟A7系列其實差不多因此拿起來感覺大概是差不多的,大手的人可以加裝延伸手柄或是垂直握把來提升握感,裝了之後確實可以有效地讓小拇指不再浮在外面。
以上是本日SDF特派員報導~感謝各位一路相挺
